1、贮藏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中药材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其品质的好坏除与中药材采收、加工有密切关系处,贮藏也是保证中药材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空气、日光、霉菌等因素影响,常会出现发霉、虫蛀、变色、泛油、风化等现象。
(1)发霉
地黄、玉竹、天冬等本身含糖量较高的药材,不易干燥,且易吸潮而发粘,导致霉烂变质。
(2)虫蛀
山药、黄芪、党参等药材。当环境温度在16℃~35℃,相对湿度60%以上,药材含水量13%以上,易受蛀虫危害。
(3)变色、散失气味
红花、丁香、玫瑰花等富含有挥发油、色素等中药材,受环境影响,易失去原有色泽和气味。
(4)溶解潮解
阿胶、樟脑等药材储藏期间易溶解,芒硝等易潮解。
2、贮藏条件
总的来说,贮存中药材均应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35%~75%。同时要根据药材、饮片性质和加工方法分类贮藏。
3、贮藏技术
现代的贮藏新技术通过控制中药材含水量、库房温湿度、氧气含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者是利用现代技术直接灭杀害虫、霉菌。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库房条件及中药材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几种技术配合使用,使中药材贮藏保管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1)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一种通过充加氮或二氧化碳等气体,或放置气调剂,通过降低环境中氧气含量,杀灭害虫和好氧性霉菌,抑制中药材自身的一些氧化反应,来保持中药材的品质。该方法无毒、无污染、节能,保存质量好等优点,特别是对于易生虫中药材及贵重、稀有中药材的贮藏。但是,气调贮藏要求中药材入库速度快,平时不能随便进出货物,出库时,最好一次出完或短时间内分批出完。
(2)低温冷藏
低温冷藏是利用机械制冷设备产生冷气,使中药材处于低温状态下,防止中药材的霉变、虫蛀、变色、走油等现象的发生,较好的保存了药材的品质。低温冷藏由于受到设备限制,费用较高,主要适用于一些量少贵重、受热易变质的中药材,应用范围较窄。
(3)气幕防潮
气幕防潮技术就是利用气幕装在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保证仓库内干燥冷空气不排出仓库,阻止湿热空气进入仓库,达到仓库防潮目的。即使是在雨季,气幕防潮技术也能够保证库内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的相对恒定。另外,采用机械吸湿的方法,也能保证库房内中药材的干燥,该方法的优点是费用低,不污染中药材,操作简便。
(4)气体灭菌
利用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混合气体与细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羟基等活跃氢原子加成反应,使细菌正常代谢途径受阻,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该方法灭菌效果好,操作简便,有较强的扩散性和穿透力,对各种细菌、霉菌、昆虫、虫卵等都有杀灭作用。但是环氧乙烷有致突变和致癌变作用,使用时有最高允许浓度。
(5)辐射灭菌
利用60Co-γ射线辐射穿透力强的特点,在安全辐射范围内,对贮藏的中药材进行辐射杀菌。可以有效地杀灭中药材中各种细菌和霉菌,而且对中药材成分影响较小。该方法简便、杀菌效果好,便于贮藏。但60Co-γ射线对人体有辐射作用,设备投资大,管理措施严,维护难,不容易大面积推广。
(6)熏蒸防霉
多种中药材的挥发油都有一定的灭菌、抑菌作用,利用中药挥发油的挥发特性熏蒸中药材,能够迅速破坏霉菌结构,杀灭霉菌或抑制其繁殖的作用,对中药材表面色泽、气味均无明显影响。其中以荜澄茄、丁香挥发油的效果最佳。
4、贮藏方式
(1)在常温库与阴凉库储存30天以上的中药材,宜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气调储存方式进行贮藏。
(2)在平房与楼房库储存条件下,采用货垛位密封的气调养护方式;在立体库储存条件下,采用托盘或气调箱(袋)密封的气调方式进行贮藏。
(3)采用垛位(托盘位、包装箱)密封气调方式贮藏,其垛内气体控制指标为:密封垛内氧气浓度30天内应小于2%,二氧化碳浓度90天后应大于5%,相对湿度45%~75%,药材水分变化±0.5%。
5、贮藏方法
(1)通用方法
中药材贮藏保管是中药材整个流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贮藏保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现将中药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①自然通风法。是一种经济又简单的防潮方法。在晴天空气干燥时开启仓库门窗通风透气,通风时间一般为春秋季上午8时至11时,夏季为上午7时至10时,下午一般不通风。通风时还应注意风向、风速,不利于自然通风时,应打开换气扇,强迫通风。
②干燥法。当药材水分超过10%时,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常采用晒干、晾干、烘干、石灰吸潮等方法。大多数药材可以置于日光下暴晒;含糖、挥发油等药材,常在通风阴凉处干燥,晒药时应注意药材厚度适中、场所卫生和适时翻动,以便药材晒干晒透和避免药材污染。碰到阴雨天气无法晾晒而急需处理时,常采用机器烘干或放于烘房加温烘干。另外,在库房内放入一定的生石灰可以保持库房干燥;对于一些不能烘晒的特殊药材,可将包装好的药材与石灰一起存放,也能保证药材干燥。
③对抗贮藏法。对抗贮藏是将某些特殊气味的药材同易虫蛀、变色、泛油的药材一起贮藏,防止药材变质现象。如动物类中药与花椒或细辛同贮,含糖、淀粉、油脂类较多的药材与草木灰同贮,白矾与种子类药材同贮,明矾与花类药材同贮,不易暴晒、烘烤的药材与95%酒精密闭共贮等。
④化学药物熏蒸法。易被虫蛀且量大的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多采用化学药品熏蒸方法防蛀。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有氯化苦、溴甲烷、二氧化硫等。化学药物熏蒸时要严格密封以防泄漏,用药必须符合释放浓度,投放人员必须穿戴防毒器具,药物布放点必须记录,事后必须清理彻底。
(2)分类贮藏
①根与根茎类药材贮藏。黄精、麦冬、牛膝、天冬、党参、玄参、玉竹等含糖类的根与根茎类药材,不易干燥,且易吸潮而糖化发黏,致使霉烂变质。这类药材加工炮制成饮片后,可采用石灰埋藏法和谷壳埋藏法。即先用纸将药材包好,使药材与空气隔绝,防潮、防蛀,然后标好名称,置于装有石灰的坛、缸、罐等密闭容器中,所用填埋物恰好埋没所贮存药材为宜,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但因久贮易泛油、变色,故贮藏量不宜过大。
②叶类与花类等材质薄脆易碎药材贮藏。叶类与花类等材质薄脆易碎药材,在贮藏中不宜重压。紫苏等叶类可经干燥后打捆或用筐篓盛装,放置于通风冷凉处。部分花类中药材贮藏过程中不宜暴晒,以免影响花色,影响品质,常采用石灰干燥法。易吸潮霉变、变色的红花,可先缸底放置生石灰,再铺一层白纸,然后把红花摊在纸上进行贮藏,防止变色、变质。
③果实种子类药材贮藏。大枣、桃仁、杏仁、柏子仁、八角茴香、薏苡仁、巴豆、木鳖子和莲子肉等果实种子类药材,多含淀粉、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等成分。遇高温其油易外渗,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引起虫蛀或霉烂、酸败和变味。一般置于干燥处保存。贮藏干燥时以晒至外皮皱缩、颜色变深,捏之柔软如海绵状为宜。不宜暴晒过度,否则会内部水分蒸发得过多使质地干枯发硬,影响品质,若晒得不足又因含水过多,经夏易霉烂。这类药材宜放在陶瓷缸、玻璃缸等容器内,贮藏于阴凉、干燥、避光处,防虫蛀和霉烂变质,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烧烤。
④含挥发油类药材贮藏。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佛手花、木香和牛膝等多含挥发油,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这类药材应注意防潮、置阴凉干燥处,忌烈日暴晒,晒后易泛油(走油)、气味淡薄,有损品质,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袋中放少量明矾、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密闭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⑤皮类药材贮藏。含水较少的皮类药材,通常切制成一定规格晒干即可贮藏。含有挥发油(桂皮油)、少量乙酸桂皮脂及粘液质、鞣质的肉桂等比较贵重药材,应密封贮藏于坛、缸、罐内,以免走失油份而发霉,同时注意防潮、防热。
⑥茎、木及全草类药材贮藏。茎、木及全草类等药材,大多数经加工炮制后装于筐篓内,置通风干燥处贮藏;沉香、白术等含挥发油成分的个别药材,应密封贮藏于坛、缸、罐内;含多量树脂的木材,因含挥发油约13%。一般不易生霉和虫蛀,但气味浓厚而持久,贮藏不当易走失香味,降低疗效,须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切忌日晒、见光和受潮。
⑦动物、矿物类药材贮藏。动物、矿物类药材多采用石灰干燥法和石灰埋藏法进行贮藏。动物药大多须经加工炮制后才可供临床药用。易蛀、霉变的蛤蚧,霉季前可用文火复烘干燥,严禁硫磺熏蒸,否则影响品质;或采用对抗贮存法进行贮藏,如蛤蚧与花椒、吴茱萸同贮,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大蒜同贮,土鳖虫和大蒜同贮,鹿茸和细辛、花椒同贮,可防止药材生虫。硼砂、芒硝等矿物质类药材,应密封坛、缸、罐内,置于阴凉处贮藏,防止风化。
⑧贵重药材贮藏
低温贮藏:鹿茸、人参、蛤蟆油等贵重药材,一般在低温(0℃~10℃)条件下贮存,既杀灭药材害虫,又防止霉菌生长。
密封保存:一些贵重药材可适当加热、干燥处理,待冷却后密封在塑料袋内(若能结合真空包装效果更佳)进行长期贮藏,防止因虫蛀霉烂而变质。
⑨剧毒药材贮藏。马钱子、乌头类、巴豆等剧毒药物一般不会变质,但因其毒性大,在贮藏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毒剧药品的管理办法之规定加强管理。对所用容器每味各异,标签警示分明,定期检查校对,使账物相符。
6、仓储技术要点
工艺流程:贮藏前准备→验收入库→堆码管理→在库管理→出库管理。
(1)贮藏前准备
①检查。贮藏前应检查贮藏库(窖)整体的安全性、牢固性、密封性、保温性,通风管道畅通情况,风机、照明、监测等设备运行情况。
②清杂。贮藏前一个月应将库(窖)内杂物、垃圾清理,彻底清扫库(窖)内环境卫生。
③通风。贮藏前1周~2周,应将库(窖)的门、窗、通风孔打开,充分通风换气。
④消毒。对于中药材贮藏设施。贮藏前1周左右,对贮藏库(窖)、辅助设施及包装材料(袋、箱、罐、坛、缸等)进行彻底消毒,依据库(窖)体积,每方库容按1克过氧乙酸或6克~10克硫磺密闭熏蒸1天~2天,然后通风1天~2天,或使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喷雾,或用饱和的生石灰水喷洒,密闭1天~2天,然后通风1天~2天。移动设备可采用热烫、紫外线或阳光暴晒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
(2)验收入库
入库的中药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色泽无异常、无异味、无霉变、无活虫,包装外观无水湿、污染和破损。
①易发霉的药材。地黄、玉竹、天冬等易发霉中药材,贮藏时应严把入库验收关,取样检验药材含水量,水份大的应干燥后入库;检查药材内部是否有发霉,根据情况及时处理,并将受理后药材单独存放,防止污染。
②易虫蛀的药材。山药、黄芪、党参等易虫蛀中药材,入库时应检查药材包装周围和角部有无虫迹,看内部是否有生虫药材,杜绝害虫来源。
③易变色、散失气味的药材。红花、丁香、玫瑰花等易变色、散失气味的中药材,入库时要特别注意色泽、气味和是否干透。
④易融化、易潮解的药材。阿胶、樟脑等易融化以及芒硝等易潮解的药材,验收入库时检查包装是否完备、密闭,并置于干燥阴凉、避风避光的仓库或容器里。
(3)堆码管理
①垫高。中药材贮藏应在托盘可垫板上进行堆码,垫板高度不低于10厘米。
②堆码。中药材应按货位堆码,并留出五距,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梁、柱间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距离不应小于0.5米。
③预留空间。堆码时应充分利用货位空间,并做到货垛整齐、稳固、美观,便于中药材养护与仓储作业。
④单独堆码。零散、有问题的中药材应单独进行堆码。
在常温库与阴凉库储存30天以上的中药材,宜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气调储存养护方式。
(4)在库管理
①在库检查。对仓库温湿度、中药材包装、中药材水分进行定期检测;对异味、虫情、霉变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中药材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频率每月不少于1次,在潮湿天气或异常天气检查频次应增加。
②日常管理。中药材应按产地、采收时间、规格等级等因素进行编制批号管理;毒性、麻醉中药材应专库或专柜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实行双人、双锁、专账保管,做到账、货、卡相符;贵细药材应专库或专柜加锁存放;鲜活药材应在低温库内存放。
③环境管理。定时对库内处的温湿度进行观察并记录,根据库内外温湿度变化,采取通风、密封、除湿、高温等措施,改善仓库储存环境;按时清扫库房,保持库内地面整洁,门窗、玻璃、墙面、货架、货柜清洁,并做好清洁记录。
(5)出库管理
①核对中药材出库单据信息,发现出库单据信息与库存中药不符时,应与相关协调处理。不得无单据、错误单据、顶替出库。
②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出库,或按出库单据指定的批次出库。需要称重的中药材应保证出库重量与单据相符。
③在出库过程中,若发现中药材发生霉变、水湿或受潮、虫害等情况应停止出库,并与相关方通报沟通实际情况。
④出库时,应实行双人复核,出库人员与提货人员应按出库单据信息进行实货交接。
|